心律不齐房颤吃什么药

盛夏时节,走进崇信县黄寨镇白新庄村的震兴肉牛生态养殖场,此起彼伏的牛叫声传递着生机。牛棚内,一头头毛色红亮、膘肥体壮的崇信红牛正悠闲地咀嚼着饲草。作为当地红牛产业发展的新引擎,这座去年7月建成的规模化养殖场,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养殖模式。
“目前存栏1025头,预计明年出栏。我们已经和广州、上海等地的客商签订了合同,主要以活牛形式按斤销售,预计每头牛均价能达到13000元左右。”养殖场负责人秦军民介绍道。
白新庄村的红牛产业升级,是黄寨镇乃至崇信县推动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。该村近年来锚定“支部强、产业兴、乡村美、农民富”目标,积极引进震兴生态牧业,并联合饲草加工车间、“陇东宝”有机肥厂等6家经营实体,构建起初步的产业链条。通过健全议事协商机制,有效解决了项目建设、养殖、销售等关键问题,实现了红牛产业从“单打独斗”向“链式发展”的转变,有力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。
产业的兴旺直接惠及当地农户。震兴养殖场与合作社签订框架协议,优先收购本地农户养殖的红牛,带动户均年增收超过5000元。同时,养殖场还解决了周边20名群众的稳定就业问题,真正实现了“产业有发展、集体有收益、群众得实惠”的多赢局面。
村民张生成就是受益者之一。“我养了20多年牛,现在年纪大了外出务工不便。今年村里建起红牛公司,我们不少人都来这里上班,一个月有3000元工资,既能挣钱又能顾家,感觉特别好。”张生成满意地说。
近年来,崇信县紧紧围绕“塬果川菜整县牛”的产业布局,全力推进红牛产业全链式发展。通过系统构建肉牛繁育、饲草供应、市场流通、科技创新、安全保障和社会服务六大体系,为红牛产业规模化、链条化、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“四梁八柱”。如今,从现代化的生态养殖场到充满活力的家庭农场,崇信红牛产业正昂首阔步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通讯员 张文霞 图/文
相关新闻
- 2025-08-05漳县:紫花漫野香飘远 药材铺就致富田
- 2025-08-05崇信:林下生态经济点“绿”成金
- 2025-08-05玉门:小番茄映红致富路
- 2025-08-05灵台:“飞地”模式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